
各位老師、親愛的2021級新同學們:
大家下午好!
在這秋意漸濃、果實將滿的金秋時節(jié),來自全國20個省、自治區(qū)的2000名學子懷揣著對高等學府的向往、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匯聚于此。營口這座河海之城,因你們的到來而新增活力,營理這顆高校新星,因你們的到來而閃爍光芒。在此,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來自五湖四海,加入營理大家庭的新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!
親愛的同學們,就在十幾天前,我們的祖國剛剛度過了七十二周年華誕。憶往昔,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方志敏烈士滿懷對新世界的向往在監(jiān)獄中寫下了《可愛的中國》一文,文中寫到:“朋友,我相信,到那時,到處都是活躍的創(chuàng)造,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,歡歌將代替了悲嘆,笑臉將代替了哭臉,富裕將代替了貧窮,康健將代替了疾病,智慧將代替了愚昧,友愛將代替了仇恨,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憂傷,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暗淡的荒地!這時,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的立在人類的面前,而生育我們的母親,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,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了。”看今朝,經(jīng)過幾代中國人艱苦卓絕的奮斗,這盛世已如先烈所愿!72年前,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(lǐng)導中國人民經(jīng)過28年的浴血奮戰(zhàn),宣告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;72年后,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(lǐng)導人民經(jīng)過不懈努力,將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畫上了句號,“民亦勞止,汔可小康”的憧憬在當今時代變成了現(xiàn)實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寄語廣大青年:“要堅定不移跟著中國共產(chǎn)黨走,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、開拓者、奉獻者。”他深情地指出,“未來屬于青年,希望寄予青年。一百年前,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火炬,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。一百年來,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旗幟下,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(yè),成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。”
同學們,你們生正逢時,建黨百年,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,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(zhuǎn)的歷史進程!你們是親歷者,更將是建設(shè)者和實現(xiàn)者,你們是何等的幸運,是何等的榮耀!
作為師長和朋友,我期盼你們在未來的大學四年里能夠長志氣,強骨氣,足底氣,不斷突破和超越自己,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,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。借此機會,我對大家提三點希望:
一是希望你們珍惜時間,用不懈的奮斗延長生命的長度。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長度都不僅是用時間來計量的,更是用所得所感來衡量的,古人云:“少年易老學難成,一寸光陰不可輕”,時間的珍貴不僅在于稍縱即逝,更在于它會創(chuàng)造無限可能。你用多大的力氣擁抱時間,時間便用多大的力量給你驚喜,物理學中的“牛頓第三定律”用在時間上同樣成立;假如你給時間一個笑臉,時間便會同樣對你微笑,假如你和時間背離而走,那么時間同樣會和你漸行漸遠,物理學中的“反射定律”用在時間上也同樣生效。
親愛的同學們,人生是一次單程的旅行,每一段路程都有獨特的風景,人生又是一篇不容更改的作文,每章每節(jié)、每字每句都無法重寫,即使錯了也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斷修正。人生的鍵盤從來就沒有刪除鍵,只有另起一行的回車鍵。“枯木逢春猶再發(fā),人無兩度再少年”,同學們,你的十八歲只有一次,青春是一去不復返的!那么,在有限而珍貴的青春里,該做些什么才能不愧對青春呢?這就是我要和大家探討的內(nèi)容之一。同學們,想如何展開你們十八歲的生活呢?是渾渾噩噩的徹夜追劇,通宵打游戲上分,還是為成為某些流量明星的鐵桿粉絲而沾沾自喜呢?當你們進入高等學府,當你們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知識分子,同學們,請把這些留給昨天吧!“光景不待人,須臾發(fā)成絲”,不要把浪費時間的悔恨成為最終青春回憶的主旋律。愛美、愛叛逆是年少之人常會有的,這些舉動我都能理解,我希望你們的追劇列表里有展現(xiàn)中國共產(chǎn)黨員奮發(fā)進取的《覺醒年代》,有青春奉獻點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的《理想照耀中國》,真正了解中國新時代青年們肩負的責任與義務(wù)。我希望你們的追星圖譜能夠多一些“英勇頑強,舍生忘死”的軍人,“無怨無悔,以身許國”的兩彈一星功勛,“身著白衣,心有緞錦”的白衣天使……讀懂李大釗先生所說“青年之文明,奮斗之文明也。與境遇奮斗、與時代奮斗、與經(jīng)驗奮斗。故青年者,人生之王、人生之春、人生之華也。”的真正含義。
“書到用時方恨少,不經(jīng)世事不知難”,我希望同學們把追捧流量明星的精力用于“文明其精神”,多讀幾本好書,踴躍參加社會實踐,鉆研專業(yè)知識,提升專業(yè)技能,積極參加學科競賽……,忙忙碌碌的你會更自信更充實;把《王者榮耀》里從“青銅”到“王者”晝夜奮戰(zhàn)的時間用于“野蠻其體魄”,打打球,跑跑步,讓寢室整潔,讓教室干凈,讓校園環(huán)境靚麗……,揮灑汗水之后的你會更陽光更健康。學問是需要長期積累的,日有所學,月有所累,年有所成。不要在該奮斗的年紀去混青春,混走了歲月也混丟了朝氣蓬勃的激情。讓青春的故事里是滿滿當當?shù)膭钪荆强湛帐幨幍膰@悔,沒有人為你的青春買單,“青春虛度無所成,白首銜悲亦何及。”莫讓無所事事掏空你生命的內(nèi)存,同學們,請用自己鏗鏘有力的奮斗腳步去延長生命的長度。
二是希望你們慎思明辨,用自省的精神拓展生命的寬度。隨著信息技術(shù)的高速發(fā)展,一部手機、一臺電腦便可知曉天下事,這個時代對信息消費的依賴性,正在逼近一個危險的臨界點。高度的信息化,有著把地球上每個角落的人都有效聯(lián)通起來的神奇能力,但它本質(zhì)上也加劇了每個個體內(nèi)心的“孤島狀態(tài)”。我們每天都在刷手機,手機里的海量信息讓我們感到無所不知,但又讓我們內(nèi)心空洞無物。我們所接收的信息已嚴重超載,這些信息良莠不齊、真假難辨,需要我們用獨立審慎的思考加以分辨,唯有仔細的甄別、認真的審視,才能夠不被外界的嘈雜所裹挾,請記住,越在這樣一個高速信息化的時代,越需要一顆真正慢下來的心。在這樣的時代里,也許每個人都渴望成功,那么成功究竟是什么呢?你們看到有人做微商之后開始手握無數(shù)資產(chǎn),也有人成為網(wǎng)紅博主坐擁無數(shù)流量,于是很多年輕人想要復制這樣的模式,想要一夜功成名就。但也請大家謹慎思考成功的可復制性以及旁人難以想象的艱辛。我想說的是,成功不是成為完美的別人,而是成為完美的自己!美國管理學家勞倫斯·彼得提出的“彼得原理”中講到:在各種組織中,由于習慣于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升提拔,因而員工總是趨向于被晉升到其不能勝任的地位。成功不是世俗眼中的求取功名、獲得財富,成功的真正意義在于: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真正擅長的事并通過不懈的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。我想給大家講一講世界頂尖科幻小說家艾薩克·阿西莫夫的故事,阿西莫夫曾是一名教師和科研人員,他從事生物化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。在研究和教學中,他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有創(chuàng)作科幻小說的天賦,于是他對自己進行了冷靜而客觀的分析:他想,我也許不大可能成為第一流的科學家,但通過努力我很有可能成為第一流的科幻小說家。這個想法讓他找到了自己方向,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,他在正確的方向上進行努力,成就了一生創(chuàng)作480部科幻作品的輝煌業(yè)績,也為他贏得了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幻小說家的榮譽。所以同學們,要清醒的認識自己,找準自己的定位,自省才能自明,自明才能自律,自律才能日臻完善,從而實現(xiàn)人生的理想和目標,在有限的時間軸線中拓寬生命的寬度。
三是希望你們修德立身,用優(yōu)秀的品質(zhì)提升生命的高度。生命中不同的追求決定了不同的高度,對當代大學生而言,生命的高度要從修德立身開始,正所謂“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”,德是立身之本。要從小做起,立身高遠,要從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”到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圣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”,立德修身是一個積小善成大善、修小德成大德的日日精進、久久為功的生命歷程與人生功課。為了以德為先培養(yǎng)人才,學校為大家設(shè)計了“知、情、意、行”四個部分22個習慣的養(yǎng)成教育環(huán)節(jié),就是為了幫助大家養(yǎng)成“懂禮德、講奉獻、知感恩、勤實踐、勇創(chuàng)新、守紀律、有擔當”的修養(yǎng)和德行,幫助大家成為高智商、高情商、高逆商的“三高”新人。希望你們放眼未來,從當下做起,從自身做起,從身邊的小事做起:多一些文雅,少一些粗俗;多一些刻苦,少一些懶散;多一些踏實,少一些浮躁;多一些包容,少一些自我;多一些反思,少一些偏執(zhí);多一些擔當,少一些推諉;多一些自律,少一些放縱;多一些奉獻,少一些索取;多一些感恩,少一些抱怨……,讓大學成為人生發(fā)展的起點,從一個人內(nèi)在的德智修養(yǎng),到外發(fā)的事業(yè)完成,構(gòu)成一貫不斷開展的過程,真正懂得《大學》八條目: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根本意義。
同學們,人生的高度不是投機而得的瞬間閃耀,而是盡情燃燒不存茍且的精彩,是甘于平凡卻不甘躺平的執(zhí)著與勇氣。人生的路還有很長,生命的畫卷才剛剛展開,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,握在手里的不僅要有過硬的學識,還要有過人的德行與修養(yǎng)。中國有句古話:“小勝在智,大勝在德”。人生想要贏個三兩回合或者風光幾年,靠一點智商和努力也許能實現(xiàn),但要想縱橫四海、風起云涌,甚至笑傲一生,沒有德行那是絕對不行的。德能聚智、德能聚人、德能聚財,德不厚無以載物,德行定終身!因此,希望同學們在大學四年里,重視自己的德行修養(yǎng),以良好的品行涵養(yǎng)自身,懷瑜握瑾,心若芷萱,用優(yōu)秀的品質(zhì)提升生命的高度。
親愛的同學們,習近平總書記在“七一”講話中向廣大青年發(fā)出了新征程上的進軍號令:“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,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、骨氣、底氣,不負時代、不負韶華、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。”新時代已賦予你們歷史的使命,“重擔在肩思己任,無須揚鞭自奮蹄”,你們要順應(yīng)歷史大勢,把握時代潮流,奮力奔騰!面對黨和人民的殷殷囑托,我希望聽到在座各位2021級新同學們喊出并踐行“請黨放心,強國有我”的錚錚誓言!我相信,你們是有志氣和抱負的營理青年。
“你所站立的地方,就是你的中國;你怎么樣,中國便怎么樣。” 由衷祝愿你們在營理的四年,不埋首于往昔、不迷茫于未來,用青春的熱情和勇氣求取新知、擁抱生活,努力奔跑、盡情揮灑,成就更好的自己!
(編輯/張雅妮)